【工作总结与计划】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科学精准抓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加强哨点疫情监测预警和流调队伍建设,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持续完善。开展新冠第二波疫情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拓展提升各类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统筹调配全市救治力量,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孕产妇、新生儿等特殊人群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常态化监测医疗资源、药品供应储备及使用等情况,指导医疗机构加强储备和区域协同。针对不同目标人群补齐免疫水平差距,促进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持续提升。
(二)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已获批的省级心血管病和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运营,重点病种治疗水平与外省差距大幅缩小。与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签署框架合作协议,两地三对市属公立医院建立合作关系。2023年,获评省级重点专科5个,遴选市级重点专科20个,灵璧县人民医院获批三级综合医院,萧县人民医院通过三级医院现场审核。持续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民生实事,达标单位1226家、完成培训4360人次。启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全市村医高职(专科)学历提升共录取544人。
(三)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立萧县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切实加强县委对医改工作的领导,统筹推进县域三医协同发展治理。加强资源下沉,医共体牵头医院对后进乡镇卫生院开展“一院一策”帮扶,在人才队伍、院科合作、特色专科等方面给予针对性指导。发挥转诊服务中心作用,开展跨省就医群众健康随访,强化医保报销和名医名科“两个宣传”,打通医疗医保便民服务“最后一米”。链接优质资源,开展“医疗贤达宿州行”活动,让基层群众健康有“医”靠。加强示范创建,先后获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省级示范项目、城市医疗集团(医联体)省级示范项目和首批三级公立医院法治建设省级示范医院项目。
(四)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络。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局完成挂牌,规范开展死因、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伤害等基础性监测,协同教体部门开展青少年近视眼防控,埇桥区通过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复审。推进艾滋病防治,以“携手医防”为抓手,利用“互联网+”模式持续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艾滋病VCT/PITC咨询检测服务质量。加强耐药结核病早期发现和防治,规范处置学校结核病疫情,预警信号处置率100%,现场调查率100%。抓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治,全市规范管理率98.84%,综合评分全省靠前。
(五)全面推进健康宿州建设。调整完善市爱卫会工作规则、工作职责和组成人员,完善健康巡讲专家库。加强无烟环境建设和宣教,共创成无烟医疗卫生机构2241个、无烟学校2363个。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十项攻坚行动”,完善督查、通报、调度等工作机制,泗县大杨镇等12个镇荣获2022年度省级卫生镇称号。深化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依规确定161家治理对象,治理完成率86.3%。开展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102家企业已完成分级评估。推进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全市疾控中心职业病防治实验室采样检测设备和理化检验设备均已满足要求。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评选82名宿州市“职业健康达人”,建设11家“健康企业”。
(六)持续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积极推进老年医学专科体系建设,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中医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100%,挂牌老年医院1家、护理院3家、护理中心4家。我市6个社区获评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3个社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2023年申报创建优质医养结合机构19家,其中8家获评省级示范。启动安宁疗护国家试点创建工作,首批确定12家医疗机构作为试点单位。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及规范化管理,全市60%的县区妇幼保健院达二级。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扎实开展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完善救治网络。规范实施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截至12月底,全市宫颈癌筛查任务完成率114%,乳腺癌筛查任务完成率162%。提升出生缺陷防治水平,孕前优生目标人群覆盖率99.4%、产前筛查率82.5%,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98.5%。持续推动“健康口腔”行动高效率、高质量实施,2023年免费窝沟封闭服务年度任务完成率124%,新增牙椅任务完成率360%。
(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砀山、灵璧县分别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省级现场评审和省级现场复审,推广“银针行动”和“十病十方”,全市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6类10项以中医药实用技术,100%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4类6项以上中医药实用技术。推进县域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为患者提供调剂、煎煮、包装、配送等一站式用药服务。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2个长三角名中医工作室被确定第二批长三角名中医工作室项目建设单位。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服务月等一系列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共收集整理民间医药84个。
(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深入宣传三孩政策和配套措施,强化人口监测分析,交流部门信息18.8万例,全员人口入库率在95%以上。2023年以来,全市出生人口3.8万人,全年出生率为5.5‰。及时兑现计生家庭奖励优惠等费用1.3亿元、惠及40.5万人次,计生特殊家庭老年护理补贴由失能人员“扩面”至全体人员,年龄由65岁提前到60周岁。进一步提高托育服务水平,开展托育服务政策宣传、监督检查、规范管理、安全生产督查等活动,全市新增托位7777个,新增县级普惠托育机构9个、省级示范托育机构1个、市级示范托育机构3个。
(九)强化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支撑保障。完成市级“双随机”监督检查任务1110个,开展非公立医疗机构县际互查、学校卫生健康与食品安全专项行动、住宿场所“你点我查”、抗(抑)菌制剂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大力开展“三合理”专项行动,组织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每季度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市级已完成一轮全覆盖督查。牵头成立市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专班,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累计动员27384人次,“两个关键”专项谈话4502人次。推进生命健康产业提质扩量,建立会商联络和通报机制。
(十)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全面领导。及时调整市行业党建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召开全市行业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全市14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书记、院长全部实行分设,萧县成立县委卫健工委,其他县区正在推进中。创新开展“红色党建联盟”活动,从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选配93名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组成“红色党建指导团”,每季度对接帮扶民营医院党建。开展“深入一线听民意 聚焦诉求解难题”活动,部署“五个在一线”,发现问题134个,提出整改建议137条。开展“医疗机构深入一线‘走流程’‘听民意’‘抓提升’活动”,累计走流程184次,发现问题608个,提出整改意见617条。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是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落实落细“1+10”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平稳有序做好疾控机构改革,推进疾控机构“一类保障、二类管理”,加强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扎实推进省级卫生城镇创建,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二是落实预防为主的理念。以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干预为抓手,强化重大疾病防控措施。加强老年医院和老年医学科建设,完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治。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做好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三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县委卫健工委建设,确保三医政策同向发力。组织实施公立医院市级绩效考核,在市县综合医院实施重点学科、重点病种诊疗能力提升行动,着力减少跨省就医现象。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加快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积极打造泗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市立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省级示范。四是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已获批的2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运营,力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分级分类打造临床重点专科群。持续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杭州市医疗卫生合作,推进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行动,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提升泗县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运行水平。加快构建农村地区全覆盖院前医疗急救体系,逐步增加乡镇院前急救站点。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一批中医临床重点专科、特色优势专科,全面推广“智慧中药房”等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接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强化村医培养。五是优化落实生育政策。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加快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建设。维护计生家庭合法权益,做好农村计生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六是加强行业党的建设。落实市指导委员会党建联系点制度,选优配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巩固深化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