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安宁疗护服务优秀案例系列宣传(五)
让“生如夏花 死如静秋”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探讨这个充满人性关怀与温暖的话题——安宁疗护。
2024年7月20日,我们安宁疗护病房收治一位52岁雷女士,胰腺癌晚期,当我看到她骨瘦如柴的身躯,腹腔从上级医院带进2根引流管,右上臂深静脉穿刺留置管,卡氏评分8分。面对生死抉择,其儿子、妹妹和我们团队一起召开了安宁疗护家庭会议,首先,我们表达了安宁疗护的核心理念—尊重每一位生命。让每一位患者从恐惧死亡到接受死亡、让每一位患者家属接受亲人的离去。安宁疗护并非放弃治疗,而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在提高终末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医疗服务模式,通过控制疾病的疼痛,缓解症状,我们安宁团队为您提供心理支持,家庭和精神层面的全面关怀,让患者能够在相对舒适的状态下度过最后的时光。最终,患者和家属接受了安宁疗护治疗,我们按照安宁疗护程序收住。面对我院病区嘈杂的环境,痛苦的患者,焦躁的家属,我们安宁疗护团队共同合作,齐心协力为患者和家属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环境,我们团队一起学习,互相支持,只为了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我们大庄医院安宁疗护团队多科室协助,积极组织其他科室会诊,极大程度地为病患减轻痛苦,雷女士告诉我们身上的镇痛泵为她减轻了疼痛。
走进病房,雷女士用低沉的声音向我们诉说起一生的艰辛,1999年一场车祸夺去了她本美满的生活,丈夫因车祸致高位截瘫.生活无法自理,16年来自己靠打零工和政府帮扶,照顾丈夫、供养儿子读完大学、研究生,儿子即将毕业,期待着健康、快乐和充满希望的生活.然而,苍天没有眷顾我.此时此刻,我们团队潸然泪下,停留片刻,我告诉她,死亡是生命的必经过程,谁都不能避免。当疾病无法治愈,当生命的烛光即将熄灭,安宁疗护就成为那道温暖而柔和的光,照亮了那最后的路程。生命只是一种体验,无所谓好坏,也没有什么值与不值,关键是活得开心充实,走得坦然从容,自己坦然从容地离开,对自己对亲人都是一件好事,雷女士听完以后我们从雷女士脸上可以看到浅浅的笑容。
雷女士身体上的疼痛和不适难以忍受。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诊疗护理措施,通过规范的治疗方案对止疼药物进行了调整,让她能够尽量舒适,保证她的睡眠。
雷女士面对死亡的临近,疾病对她身心的折磨,加上丈夫生活无法自理,她内心经历着恐惧、焦虑、绝望等复杂的情绪,我们团队组织人员去看望她的丈夫,给他喂饭,炎热的夏季,给予身体皮肤擦洗,保持皮肤干燥清洁。为她提供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帮助她和家属克服心理障碍,以平和心态去面对生命的终结。
由于雷女士认识我们团队中几个人,告诉我们她年轻时的样子,疾病夺走了她的容颜,她的家庭破败不堪,她流泪了。我们团队从她妹妹那里找到她平轻时的照片,讲述她曾经美好的故事,赞扬她的坚强和教育出如此优秀的儿子,我们维护了她的尊严,尊重她的意愿和选择,为她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如帮她梳理妆容.挑选服装,用轮椅和她的家人推着她出去散步,回家看望她卧床的丈夫。
雷女士儿子毕业了,准备踏上工作,面对家庭突如其来的变故,每天陪伴患病的妈妈和瘫痪在床的爸爸,他不苟言语,他的孝顺和优秀我们都看在眼里,我们安宁疗护团队也积极给予心理疏导帮助他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我们院长参与我们安宁疗护团队的工作,鼓励我们,“散装”团队也可以紧密合作,在实践中普及安宁疗护的观念.需求在哪里,病房就在哪里.院长得知雷女士的病情和家庭状况后,主动带领我们团队去看望她和她瘫痪的丈夫.嘱托我们照料雷女士生活起居,如身体擦洗、按摩、心理抚慰和情感沟通。我们在工作中有困惑,就找领导解决,我们团队"边学边干"。通过利用网络的便利性,积极向浙江医院陈新宇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宁晓红教授.和北京长庚医院路桂军教授学习,老师们无私分享、共同优化。我们安宁疗护没有完美,但我们用理念、爱心和行动去帮助一个家庭尽可能减少痛苦和遗憾。
最后,以路桂军教授一句话共勉:“做安宁疗护,心里要干净,要不带功利地坚持,不带悲悯地深情,要以敬畏的心态,去接近每一个患者”。
来源:泗县大庄镇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