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您护航:关心下一代知识课堂
关工委组织的由来与发展
关工委组织产生的时代背景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曾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对青少年的关心、教育、培养和寄予无限的希望,曾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培养教育青少年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可是,长期以来,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组织专门的力量,专心致志地来做关心下一代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大批老干部逐渐离开了工作岗位。1982年2月20日,中央在《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中指出,“对于一切已经和即将离退休的老干部,中央寄予殷切的希望”,“中央希望他们继续关心党的事业,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党为人民作出新的贡献”。老同志仍然应“利用一切适合自己情况的方式,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整个说来,它对我们社会的改造,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而又深远的意义。党的报刊要经常地如实宣传报导这些老同志的事迹”。中央的这一《决定》对广大老同志既是鼓舞也是寄予厚望。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继续发挥作用?大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全国第一个关工组织诞生
1984年初,河南省安阳市离退休老红军、老干部袁觉民等六位老同志,联名写信给中共安阳市委,建议成立老同志关心下一代协会,发挥老同志的余热,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得到安阳市委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1984年3月18日,全国第一个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的关心下一代协会在安阳正式成立。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协调委员会副主任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到会祝贺,对关协成立给予高度评价,指出这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动员社会力量的好形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宣告成立
1989年,党内许多老同志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非常关心,王迪康等30位老同志联名给中央写信,提出前几年我们工作中最大失误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不够,建议成立一个把老同志组织起来对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组织。在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起草了《关于成立全国关心下一代协会的报告》,于1990年2月上报中央,经江泽民、宋平、李瑞环、丁关根等领导同志圈阅,同意建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1990年5月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央批准成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消息,由习仲勋、王任重任名誉主任,康世恩任主任,王照华任常务副主任。
安徽省关工组织成立于1985年5月29日,安徽省李世农、袁振、兰干亭、侯永、魏心一、李广涛、应宜权等13名老干部联名上书建议成立“安徽省暨合肥市关心下一代协会”。中共安徽省顾委、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教育厅、省妇女联合会、共青团安徽省委于1985年6月4日联合发出通知批准了这个建议。通知说:为了落实党中央关于“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指示,李世农、袁振等十三位老同志提出成立安徽省暨合肥市“关心下一代协会”的建议,已经省委批准。经过筹备,1985年7月11日上午8时,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协会会员大会宣告省关协的成立,通过了《章程》,选举产生了领导机构。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后,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协会更名为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来源:市卫健委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