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往是幸福

发布日期:2025-01-24 09:55 编辑:卫生健康委 来源:拂晓新闻网 阅读: 字号:【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一座幸福之城,须有温度明亮的民生底色。

站在时间节点驻足回望,2024以来,我市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困难群体救助、教育惠民、卫生健康、环境保护、交通出行、文体服务、城乡建设、公共安全等10个重点领域,部署实施50项民生实事,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让幸福生活在宿州每个角落都触手可及、清晰可见。


砀山县周寨镇的群众在家门口观看戏曲表演。

曾经的棚户区、“老破小”消失不见,变身为崭新楼房;小区内完善的公共设施,令居民回家有面子更有“里子”。2024年,我市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0个、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3451套(间)、28个“难安置”问题项目全部完成治理。


航拍的埇桥区唐园北区安置区项目。

针对车主普遍反映的停车难问题,2024年我市实施便民停车行动,新增城市停车泊位3.4万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931个。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为车主带来出行新体验,但也带来出门在外一“桩”难寻的难题,实施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公共充电桩1500个,解决了电动车车主的烦恼。

走进“惠民菜篮子”工程定点超市,“惠民菜篮子”标识格外醒目,蔬菜、肉类等产品分门别类、有序摆放,货架上方的明显位置贴有价格对照表,每个优惠品种和让利幅度一目了然。2024年,全市22个定点超市共计开展惠民让利活动68天,销售平价蔬菜1104吨,让利金额103.2万元。


市民在宿城一超市选购“惠民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4年我市先后举办“新春送岗·人才返乡”“人才宿州行”等各类招聘会百余场,促进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市2813名应届生获求职创业补贴,2.1万家政服务人员端稳就业饭碗,104个“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成,有效保障了各类群体的就业需求,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在查看招聘会的岗位信息。


埇桥区市民在“放心家政”公益培训班中学习育婴知识。

家政服务为家庭解除“后顾之忧”,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2024年,我市共组织开展家政培训2.21万人次,新增家政服务人员8795人,10家家政企业、18名家政从业人员获得2023年度安徽省星级家政服务企业和服务人员认定,有4家家政企业、6名家政服务人员获得2023年度省级优秀家政服务企业和服务人员奖励资金。


市民在宿州城南公园图书馆里阅读。


环卫工人在吕家户外劳动者驿站内查阅书籍。

困有所助、难有所帮、弱有所扶。按照“应保尽保”原则,2024年全市为2811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2349万元;分类资助80.82万低收入人口参加基本医保、资助参保金额3.4亿元,参保率达99%以上;全力推进农村地区适龄妇女“两癌”检查,筛查人数达12.1万。


萧县金蕾托育早教中心的老师在给孩子讲课。

老有颐养,幼有善育。2024年,全市6所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竣工,公建公营敬老院225万元补贴已全部拨付到账;全市1269所老年学校学员人数达28万。全市新增托位340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2%;实现6-9岁学龄儿童窝沟封闭全覆盖;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及听障筛查率均达99%以上。


灵璧县大路镇苏宅村老年人在老年食堂内用餐。


儿童在宿州城南公园儿童运动场内玩耍。

“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皖北田园风光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交通运输支撑。2024年,全市投入建设资金4.1亿元,提质建设农村公路82公里。


航拍的埇桥区夹沟镇草场村草场盘山公路。

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民生基石不断夯实、民生难题不断纾解、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每一项民生工程的兑现,都推动着宿州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幸福,正在从这里出发!

文/记者 徐蕾 图/记者 马峰 苏洋 蒋帮煜 董木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