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腿”—— 关于下肢静脉曲张您了解多少?

发布日期:2025-06-19 16:34 编辑:卫生健康委 来源:宿州市卫生健康委 阅读:34 字号:【  

常会听人说,患上了“蚯蚓腿”!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啥是“蚯蚓腿”?

一、什么是“蚯蚓腿”?

下肢静脉曲张(varicose veins)俗称蚯蚓腿,是由于血液瘀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静脉压升高,持久压力使下肢静脉扩张,静脉表面形成凸起或迂曲的一种常见下肢静脉疾病。

“蚯蚓腿”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引起皮炎、皮疹,进而使皮肤破溃、感染,如果长时间没有得到治愈,甚至会形成“老烂腿”,严重者将面临截肢。另外,血液长时间在静脉中淤积,很容易形成静脉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堵塞在肺部就是肺栓塞,严重者会引发猝死。

二、下肢静脉曲张是怎么形成的?

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是心脏→动脉→静脉→心脏。静脉负责往心脏运送血液,当下肢静脉血液流向心脏时,为防止血液倒流,静脉中有个“小开关”叫做静脉瓣膜。当下肢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变时,会使血液瘀滞在下肢静脉,易使静脉瓣膜受损,导致血液返流,从而造成静脉压力过高,血管发生扭曲和扩张。

三、下肢静脉曲张有哪些常见表现?

下肢静脉曲张疾病初期的主要症状为下肢的沉重、肿胀、浅表静脉迂曲、扩张、隆起,甚至扭曲成团块状,可隆起皮肤表面,颜色呈青紫,有时可见交通支曲张。一般在久站久行或者劳累后加重,休息或者抬高下肢后症状可缓解。

随着病情的进展,会进一步发展为皮炎、皮肤瘙痒、色素沉着、脱屑、皮下组织硬结乃至溃疡、出血甚至血栓形成等。我们俗称“老烂腿”。

四、哪些人易患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临床平均发病年龄为53.4岁。好发于:1、久站久坐的人:厨师、教师、医护人员、交警、上班族等人群要警惕静脉曲张。2、老年人:年龄越大,血管弹性变差,静脉瓣膜功能减退而易致静脉曲张。3、肥胖人群:一般超重者腹部较大,腿部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变大。4、妊娠期妇女:随着胎儿和子宫变大,可能压迫到盆腔静脉和下腔静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下肢静脉压力升高。5、长期便秘者:便秘时增加了腹腔压力,影响下肢静脉的回流。6、喜欢跷二郎腿的人:一条腿负担着另一条腿的重量,导致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受到压迫,从而使血液回流不畅。7、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与性别和遗传也有一定关系,父母患下肢静脉曲张,子女的发病概率是普通人的两倍,女性出现下肢静脉曲张的比例是男性的两倍。

五、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根据不同的类型,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可以归其为四大类包括:压迫疗法、药物疗法、外科手术及微创介入治疗。保守治疗方法有:正确穿戴医用弹力袜;遵医嘱服用静脉活性药物;减肥;避免久坐久站。手术治疗有:射频消融、点式剥脱硬化治疗术。

六、手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为了减轻术后肢体肿胀,建议休息时抬高下肢30°。

2、卧床期间,应在床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足部活动,如足部伸屈、旋转等,术后24小时后可以进行小腿肌肉收缩练习,推荐下地扶墙行走,每日三次,每次10-30分钟,以感觉舒适不劳累为宜。

3、解除绷带后即穿医用弹力袜,一周内24小时穿,一周后白天穿,晚上睡觉可以脱掉弹力袜,建议穿1-3个月。要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4、饮食上宜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定期复查,如果发现下肢肿胀、疼痛、伤口红肿渗出等情况,应立即就诊。

七、下肢静脉曲张的防治小妙招!

1、肥胖者:要减肥,控制体重。

2、运动:避免久坐久站,经常活动一下四肢,增加锻炼。

3、孕妇:避免长久站立,晚上睡觉时用枕头垫脚,促进血液回流。

4、饮食清淡:防止吃过多油腻食物引起便秘。

5、弹力袜:弹力袜有预防和治疗静脉曲张的作用,但是在购买使用之前,一定要咨询专业人士。

6、家庭康复运动疗法。

来源:安徽省卫生健康委

分享到: